
检索结果:
返回 127 结果。
排序:
期刊
- 作者: 赵天朋,刘永峰,何旭,李志军,姚圣卓 (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 出处: 内燃机学报 2017 第5期 P415-422
- 关键词: 柴油 定容燃烧弹 着火延迟时间 O2/CO2氛围
- 摘要: 为研究柴油在O2/CO2氛围下的着火特性,提出了柴油表征燃料(正庚烷)在65%O2/35%CO2氛围下的着火延迟时间模型.该模型考虑到了O2和CO2对燃烧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了温度和着火延迟时间的关系,推导出了着火延迟时间的计算公式,运用稳定状态法对正庚烷的基元反应进行缩减,计算了正庚烷在空气和65
专利
- 发明人: 刘永峰,赵建平,姚圣卓,李志军,秦建军,陈红兵 ( 北京建筑大学 )
- 申请人: 北京建筑大学
- 申请号: 201710414395.3
- 申请日期: 2017.06.05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燃烧着火特性测试系统,包括油箱、气瓶、定容燃烧弹、ECU单元、控制计算机以及电控装置;所述油箱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定容燃烧弹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高压油泵;所述气瓶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定容燃烧弹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沿着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压力控制阀和压力表;所述高压油泵和所述控
专利
- 发明人: 刘永峰,王娜,陈洋,姚圣卓,裴普成,秦建军,陈红兵 ( 北京建筑大学 )
- 申请人: 北京建筑大学
- 申请号: 201710414396.8
- 申请日期: 2017.06.05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燃料电池测试装置,涉及车用燃料电池技术领域,通过氢气和空气(或氧气)分别输送进已被氮气吹扫过的气路,并经过元器件控制,实现确定进气参数后进入到质子膜燃料电池阳极和阴极;在两个气路中,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湿装置分别与信号采集处理装置相连,实现了探究车用燃料电池在不
专利
- 发明人: 刘永峰,王娜,陈洋,姚圣卓,裴普成,秦建军,陈红兵 ( 北京建筑大学 )
- 申请人: 北京建筑大学
- 申请号: 201710414909.5
- 申请日期: 2017.06.05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燃料电池测试系统,涉及车用燃料电池技术领域,通过氢气和空气(或氧气)分别输送,并经过元器件控制,实现确定进气参数后进入到质子膜燃料电池阳极和阴极,检测出进气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出燃料电池工作的最适温度和压力;通过设置气体加湿装置,可以得到多种湿度的气体,
专利
- 发明人: 刘永峰,崔保庄,姚圣卓,裴普成,秦建军 ( 北京建筑大学 )
- 申请人: 北京建筑大学
- 申请号: 201710752287.7
- 申请日期: 2017.08.28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启动系统,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燃料供给机构、空气供给机构、冷启动水循环机构以及控制器,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内设有堆内温度传感器;所述燃料供给机构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连通,所述空气供给机构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连通,所述第
专利
- 发明人: 刘永峰,高建华,姚圣卓,裴普成,秦建军 ( 北京建筑大学 )
- 申请人: 北京建筑大学
- 申请号: 201710750597.5
- 申请日期: 2017.08.28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非对称加湿控制系统,包括燃料供给机构、空气供给机构、燃料电池堆、加湿器以及控制器;所述燃料供给机构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燃料电池堆连通,所述空气供给机构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燃料电池堆连通,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上分别设有加湿三通阀,两加湿管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
- 作者: Lei FAN,Yong-feng LIU,Pu-cheng PEI,Sheng-zhuo YAO,Fang WANG (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Performance Guarantee on Urban Rail Transit Vehicles,School of Mechanical-electronic and Automobile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utomotive Safety and Energy, Tsinghua University )
- 出处: 2017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Mechanics and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AMME 2017) 2017 Proceedings of 2017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Mechanics and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AMME 2017)
- 会议录: Proceedings of 2017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Mechanics and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AMME 2017)
- 摘要: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inlet gas humidific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a new inlet gas humidification e
-
点击量:1
期刊
- 作者: 王娜,刘永峰,裴普成,姚圣卓,王方 ( 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试验室;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试验室 )
- 出处: 电源技术 2017 第41卷 第8期 P1130,0,5,1135
- 关键词: 车用燃料电池 相对湿度 电压衰减 计算流体动力学 水管理
- 摘要: 为研究相对湿度对车用燃料电池电压衰减的影响,提出了电池阳极相对湿度(anode relative hum idity,ARH)模型。建立了燃料电池计算模型和网格,将ARH模型移植到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中,用于计算电池堆中电压衰减最快的单电池。针对C10(距离进气口最远的电池)在不同相对
期刊
- 作者: 高建华,刘永峰,裴普成,姚圣卓,王方,秦华 ( 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服役性能保障北京市重点试验室;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试验室 )
- 出处: 可再生能源 2017 第35卷 第8期 P1150-1155
-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温度波动模型 试验 仿真
- 摘要: 为了研究温度波动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温度计算模型——温度波动模型。将温度波动模型通过自定义函数导入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上进行仿真计算,并建立燃料电池试验测试系统,对工作温度为60℃,进气温度分别为43,50,55℃的电池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对Fluent模型
- 作者: Yong-Feng Liu and Xian-Wei Kang ( Beijing Research Centre of Sustainable Energy and Build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China;Departamento de Física, Universidad de Murcia, E-30071 Murcia, Spain )
- 出处: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2016 Vol.738 No.1 P012042
- 摘要: CP violation in the charm quark sector has not been examined very well as the case for strange and beauty ones. Some novel insights into the issue on
刘永峰,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3年出生,山西定襄县人,先后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工程机械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北京理工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被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到同济大学国家留德预备部学习德语并通过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德语水平考试(NTD),并于次年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Aachen)进行学术访问研究;曾被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选派到英国Glamorgen大学从事双语教学研究。
曾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建设部科技项目、北京市留学归国人员择优项目(优秀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北京市委组织部科研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长期从事车用动力源优化理论与工程实践方面的研究,至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2010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确定为人才强教--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为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并担任《InternationalJournalofAutomotiveTechnology》、《ScienceinChina》、《Energies》等多个SCI收录刊物的评审专家,作为主要成员完成的国家“973”、“863”课题获得201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基础研究类,排名第3)。